• 广告智库
  • KFC和麦当劳的炸鸡,竟是抄袭中餐?!


    最初,漂泊在异国的中国人可不像如今的我们这么幸运能吃到很多家乡味。

     


    19 世纪 40 年代,美国西部发现金矿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来开采,于是无数华工便去了美国工作成为了第一批到达美国的华人。那时他们不仅薪水低,每天的工作量还很巨大。在条件匮乏的当时,如何才能吃上让华工维持体力的饭菜成了最大的问题。


    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流传海外的第一道中国菜“李鸿章炒杂碎”,当时,还给它起了个洋气的英文名“ Chop Suey ”。你别说,到现在吃过这道菜的中国人应该也没多少了吧,反正菌菌活了20多年还是头一次听说~

     


    据说,这道菜主要是鸡肝、鸡胗、蘑菇、笋尖和猪肠,搭配了豆芽烹制而成的,要知道,这些“内脏”即使是现在,依然是外国人眼中重口味的存在啊!

     


    如果说美国西部的杂碎是因为工人而存在的,到了东部,据说,杂碎就和李鸿章有关了。1896年,李鸿章出使美国,宴请美国官员,宴席中便有一道“烩菜”。当时美国人吃得赞不绝口,不内行的翻译误把这道菜翻译成了“杂碎”,于是后来美国人就一直称这道菜为“李鸿章杂碎”了!

     

    而到了1903年,梁启超游历美国时发现,仅仅在纽约就有三四百家杂碎馆,全美华人以杂碎为生者超过了三千人!


    到现在,生活在海外的我们可能大部分人都再没吃过这道菜,但对于当时的海外华人来说“杂碎”就是他们心中家的味道啊~

     


    02

    海外中餐厅发展“高潮”

    就算杂碎再好吃,吃一百年也确实该腻了....就在杂碎慢慢的被海外中国人“厌倦”的时候,1972年,尼克松访华了。

     


    外国人也想知道当时周总理准备的“国宴”是个什么味道。于是,一度被冷落的中餐厅外开始排起了长队,慢慢的,外国人也开始发现,原来世界上不仅有汉堡、薯条和披萨,不仅有沙拉、意大利面,还有“左宗棠鸡”,还有“烤鸭”,还有番茄炒鸡蛋!

     


    从此,中餐厅在海外有了生机。

     


    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放宽了移民政策,赴美华人蜂拥而至的跻身到唐人街做起了中餐。初到国外,做餐饮当然是最简单也最快速的选择,由于当时大部分移民过去的还是广东人,所以直到现在,海外的“中餐厅”还是以粤餐厅居多,紧随其次的便是川菜和火锅。


     

    03

    中餐和麦当劳炸鸡块居然有渊源?


    也许在很多人心里中餐和西餐是完全不搭边的,但很少人知道,炸鸡块的出现其实和中餐“息息相关”!

     


    1971年,中餐厅经营者唐迈克在纽约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厅——顺利宫(Shun Lee Palace)。当时餐厅的主厨T.T.王(T. T. Wang) 被派到台湾学习制作中餐,在台湾,他吃到了一位叫彭, 长贵的厨师做的“左宗棠鸡”,对这道菜念念不忘,回到美国,他把原来咸辣味的左宗棠鸡进行了改良,变成了更符合美国人口味的甜口,没想到一瞬间成了当时的“网红料理”

     


    纽约的其他中餐厅也随即开始研究起“左宗棠鸡”的各种创意做法,一个叫梁大卫的厨师便“创造性”地加入了腰果,做成了类似“腰果鸡丁”的菜,没想到,这道菜居然引起了麦当劳的注意,还去找梁大厨师要过配方。

     

     


    但最终,这个中国厨师没交出配方。就在合作谈崩的第二年,麦当劳叔叔就推出了如今的“炸鸡块”……嗯嗯嗯嗯,各种原因不说你们也该懂了??

     


    如果当时合作没崩,现在的炸鸡块是不是就该和腰果鸡丁一个味了??!

     


    前段时间菌菌看到一个调查,据说现在在意大利的国外餐厅中,中餐是意大利人最喜欢的外国菜,而根据尼尔森在全球53个国家进行的一项关于饮食喜好的调查中,中餐也成了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菜。

     


    在巴黎,我们几乎能吃到我们想吃的任何菜系,虽然原材料和烹饪手法可能比不上国内的正宗和美味,但也能暂时安抚和慰劳下我们的“中国胃”。

     


    最近网上对大火的《中餐厅》褒贬不一,但菌菌倒觉得无论是不是因为明星效应,这档节目的确或多或少对中餐的海外宣传起到了一定作用。至少,去过那里的法国人、外国人不会再以为法国街边那些中餐熟食店里冷冰冰的菜就是中餐的全部,至少他们会知道自己曾经对中餐有过一定的“误解”。

     


    初到国外,我们会觉得中国城、中超、唐人街、每年的春节游行,那些踩着高跷、带着格格阿哥帽,举着大红灯笼的人很“奇怪”,觉得中餐厅端出的料理长相和口味和他们的名字一样千奇百怪。

     


    但生活久了就会慢慢觉得哪怕这些菜长得再奇怪,哪怕它们和中国的味道完全不一样,我们还是时不时的会不由自主且充满幸福感的去尝试,因为我们一直坚信和期望有那么一家中餐厅能最终成为我们这些漂泊异乡的国人某一时刻的温暖“救赎”吧~

     


    也许对我们来说,海外中餐厅的魅力不在味道,而在“感情”?


    【上一个】 如此走心广告,美从来不止一种 【下一个】 看哭了!这些和婚姻有关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