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
  • 深度思考:凭什么微信公众号就成功了?


    最近一篇回顾微信公众号历史的文章挺火。


    文中列举了咪蒙,同道大叔,黎贝卡等一批靠公众号改变命运的人,看完之后让人感慨良多。


    很多人说,公众号是迄今为止内容创业领域最伟大的产品。这一点我既同意,也不同意。


    同意的是,从第一版微信公众号上线以来,腾讯能保持“克制”的态度,始终从用户体验角度来改进产品功能。这样能坚持六年,很了不起。


    反观其他同类的产品,一旦遇到市场风向改变,或者突然冒出的风口,就慌不择路地进行粗暴的加减法,什么火就放什么,最后往往做出一个四不像的东西出来。这是典型的战略失焦。


    更不用说公众号造就了无数财富神话,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我身边认识的,靠公众号发家致富的就有四五个人。而如今中国的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2000万,新媒体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说微信公众号用一个产品支撑起一个产业,不过分。


    然而,我不同意的地方在于,微信公众号能成功并不在于它的产品设计如何好,而在于前面的两个字:微信。


    公众号的成功,是建立在微信的成功之上的。脱离了微信这个底层基础,再好的内容产品也不可能火起来。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慢慢聊。


    如果我们把百度,腾讯,阿里三家公司对标来看,它们核心产品的战略功能是不一样的:


    百度,连接的是人和信息,所以搜索是它的基因(百度搜索引擎);


    阿里,连接的是人和商品,所以电商是它的基因(淘宝和天猫);


    腾讯,连接的是人和人,所以社交是它的基因(QQ,微信);


    信息,商品,人,这三个要素构成了现代商业社会的基本运转体系。任何一个类型的商业模式,都离不开这三要素。所以很多人说中国的互利网是“三国鼎立”,这其实是必然趋势。因为从这三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出发,都能拓展出无穷可能的商业变种模式。


    然而,当我们看这三家公司各自其他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时,会发现只有基于它们自己基因做出来的东西,才会有比较大的成功概率。


    百度直到现在大部分营收依然来自于信息搜索广告;阿里就不用说,天猫和淘宝已经占据中国7成以上的电商份额。这里面最特殊的其实是腾讯,因为腾讯既不卖信息,也不卖商品,它卖的是你看不见的东西,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就像“水”,随处可见,本身不值钱。但“水”却能供养出果园、庄稼地等这些值钱的产业出来。“人际关系”就是互联网世界中的“水”。它是互联网上一切经济运行的催化剂,是底层基础设施,也是最高级的竞争壁垒。


    在中国尤其如此。


    中国是非常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任何商业、经济甚至个人行为,都离不开“关系”。小到托人办个事,大到生老病死,背后都有“关系” 的影子。


    而腾讯自从QQ开始,就埋头把中国人几千年的人际关系,统统搬到网络上来。


    如今微信和QQ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腾讯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尝试任何商业模型,试验任何新的经济体。所以我们看到了拼多多的崛起,京东的攀升,也看到了王者荣耀的流行,腾讯理财通的爆发。


    微信公众号也不例外。


    优秀的内容创作产品过去没有吗?太多了。


    从早期的BBS论坛,到个人网站,再到博客,社交网站......从产品功能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优秀的产品。甚至你去看今天的微信公众号后台,都有以前这些产品的影子。


    然而,为什么只有公众号这一个产品跑出来了?因为它的底层是微信,它拥有其他产品都没有的东西:


    人际关系链。


    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微信群、朋友圈等内容分发渠道的全打通,都为公众号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壤。


    举个例子。过去,一篇好的文章只能在论坛与论坛,博客与博客,网站与网站之间传播。这些平台彼此之间是彼此割裂的,所以内容的跨平台传播成本是比较高的。你在天涯论坛上的好友,不可能会和你在豆瓣上再有交集,更不会和你讨论美食网站上的问题。


    这时的内容对用户而言,是消费品,用完即走。它并没有进入用户的社交生活。


    可现在,微信关系链横向打通了所有的垂直内容平台。优质的内容能够在一对一的聊天中传播,在一对多的朋友圈里传播,在多对多的微信群里传播,内容的消费场景和频次一下子变成指数级增长。此时,“内容”才真正无缝衔接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时的内容对用户而言,就变成了社交货币。它不再受平台割裂的限制,而能够自由流通在更底层的人际关系链条里。


     


    打个比方,就像血液有了血管,互联网的内容生态系统终于建立起来。


    这才是公众号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微信的崛起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它用7年时间构建起移动互联网上最大的人际关系链。然后,腾讯在这片土壤上大肆播种,等待丰收。微信公众号,只是其中的一颗种子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腾讯说自己只做连接器的原因。因为只用把人际关系链做好了,剩下的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起高楼,宴宾客”。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一个题外话,为什么支付宝做社交一直不成功,而微信做理财通却有了起色?依然和基因有关。


    我们可以将微信进入金融支付领域的策略,和支付宝进入社交产品领域的策略,分别对比来看。


    微信的做法,还是基于人际关系链出发。


    红包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东西。腾讯将发红包这个社交行为,搬到微信的关系链上,在2014年春节一下子点燃了亿万中国人的参与热情。后来所有人都知道,发红包要把微信绑定银行卡。这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至关重要的一步,腾讯不声不响地就完成了。


    而支付宝的做法,是生硬地在支付宝里加入了一个朋友板块。然后做了一个和微信“像素级相似”的东西出来。


     

    支付宝对微信的像素级复制


    支付宝做社交的逻辑是:先有了金钱关系(用支付宝买卖交易,转账),再构建社交关系(朋友,熟人,同事);


    微信切入支付的逻辑是:先有了社交关系,再逐步构建金钱关系(发红包)。


    大家可以想想,哪一种逻辑能跑得通?


    打个比方。我会因为认识一个朋友,而借钱给他,或找他买东西。但我不会因为去便利店买了一袋米,而和店主成为好朋友。


    这就是本质原因。再深挖一层,两家公司的基因天然就不同。


    【上一个】 看延禧攻略竟然馋了!高级奢华配色遇到故宫月饼,那是比皇后更温柔的味道 【下一个】 实力链接视界 抖音成2018釜山广告节最大惊喜